» 内容

国际水协会会士中华区联谊会第一次聚会在北京成功举行

2017-10-18


“国际水协会会士中华区联谊会”第一次聚会于20171018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联谊会在“第15届国际水协会厌氧大会”会期中举行。参加联谊会的人员包括任南琪、黄霞、王爱杰、冯玉杰、范晓军、胡洪营及王晓昌教授在内的7名国际水协会中华区会士,以及David Garman, Helmut Kroiss, Bruce Rittmann, Bruce Logan, Per Halkjær Nielsen, Jules van Lier Gustaf Olsson教授等7名外宾参会。同时,国际水协会中华区总监李涛博士、国际水协会出版社Mark Hammmond先生、国际水协会青年委员会主席刘锐平博士、副主席陈荣博士出席会议。

 

会议由国际水协会会士指导委员会委员、联谊会召集人王晓昌教授与黄霞教授共同主持。王晓昌教授首先对各位会士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随后各位参会会士逐一进行自我介绍。会上,黄霞教授对国际水协会会士计划进行了简要的说明,随后王晓昌教授对联谊会的组建背景及发展思路做了基本介绍。联谊会学术顾问任南琪教授、国际水协会会士指导委员会主席David Garman教授先后与会致辞,并表示联谊会的建立能够有力地促进会士在中华区乃至世界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球水环境的发展贡献力量。国际水协会中华区总监李涛博士在会上对国际水协会的相关活动做了简要介绍,并强调了中华区会士近年来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会上,参会代表们就联谊会的成立分别表达了各自的观点,为联谊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活动计划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代表们提出的建议总结如下:

 

-充分利用国际水协会的区域性及国际性活动,组织中华区会士们召开会议以便交流;

-利用现代媒体方式及通讯手段加强中华区会士之间的沟通交流;

-通过开展“Fellows +”活动更大范围内吸引国际水协会会士及相关项目的关注;

-为国际水协会及其它相关水协会搭建更紧密的沟通桥梁;

-加大对水工业的关注;

 

本次联谊会为中华区会士自发建立的非正式组织,由王晓昌教授及黄霞教授共同召集举办,目的是为中华区的会士之间搭建交流与活动的平台。目前,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中华区及海外部分地区已有21名国际水协会会士与杰出会士参与到国际水协会会士中华区联谊会的活动中来。同时,联谊会推荐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教授及任南琪教授担任学术顾问,国际水协会会士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席David GarmanJulian Sandino担任荣誉会员。国际水协会会士中华区联谊会欢迎对中国水问题有浓厚兴趣的会士参与合作交流。

 

会后,第15届国际水协会厌氧大会的共同主席任南琪教授与王爱杰教授为联谊会参会代表安排了丰盛的晚宴。




联谊会现场




参会人员




集体合影